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举行 “追忆峥嵘岁月 传承创新精神”座谈会
- 来源:
- 发布时间:
- 2021年06月18日
6月17日,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和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开展“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举办以“追忆峥嵘岁月传承创新精神”为主题的老党员、老专家与青年职工座谈会。中心党委书记曲建升主持会议。
中心主任邓勇首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回顾了成都文献情报中心60余年来从传统图书馆建设时期、现代文献情报机构建设时期、集成化知识化个性化服务时期、到转型升级发展时期四段砥砺奋进、艰苦创业的发展历程。
熊树明、叶建忠、邵翘祥、方曙、曾文华等五位退休老党员、老专家从中心成立以来不同阶段的发展历史、馆址变迁、重要成果和创新文化等分享了老一辈成都文情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过程。
离退休支部书记熊树明研究员在发言中讲到,他亲身经历了中心从改革开放后到今天的发展。初期图书馆虽然条件艰苦,但老一辈的馆员们吃苦耐劳,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为图书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心历届领导班子非常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许多留学归国的人员都走上了文献情报中心的重要岗位,成为促进文献情报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力量。他勉励青年人员要为科研和科学家做好服务,努力成为战略情报专家和战略科学家。
中心党委原书记叶建忠研究员在发言中回忆了中心成立初期的主要领导,如刘全科、张印心、伍义泽、尹静等,他们大多是老红军、老革命出身,身上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们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生活中顾全大局、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他以三峡工程建设前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前瞻开展的情报工作为例,指出文献情报工作必须始终站在国家重大需求的最前沿。他强调,科研工作的不忘初心就是沉下心来长期坚持、求真务实淡泊名利。
88岁高龄的邵翘祥研究员在发言中感慨道,百年党史也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日新月异变化的一百年,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旧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举世伟业。中心从当年的红砖小楼到高楼大厦,再到即将入住的天府新区新馆,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他说,作为半途改行的文情人,甘坐冷板凳,通过长期研究英、法、俄、日等四国文献在《中国图书馆学报》发表了两篇“关于当代图书馆的发展”的万字长文,之后又潜心研究国外科学城的建设,这些20年前的工作对现在的科学城建设仍有借鉴价值。他寄语青年职工,做事应该学一样像一样。
中心原主任方曙研究员在发言中谈到,中心的发展与国家和中科院的发展是同频共振的,也与几代成都文情人不懈努力、开拓创新分不开的。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是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献情报领域和行业的国家队之一,在不同发展阶段都力争走在行业前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如在全国最早开展知识产权情报信息服务等。他希望中心的青年职工应该以成为中科院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必须倍加努力,牢记作为“国家队”“国家人”的使命和担当,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
中心党委原书记曾文华同志在发言中重点回顾了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中心的发展变革历程。他以汶川大地震后中心的灾后重建工作为例重温了中心全体职工不畏艰难、团结奋斗的过程。他强调,在刚结束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青年人要树立信心,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努力营造积极进取奋进和谐的文化氛围。
陈方作为青年代表在发言中谈到,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现阶段中心全体职工的一项重要的政治生活。作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在过去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中心一直以来传承的踏实严谨、求是创新的治学精神,以及不争名利、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深刻感受到老党员、老专家对青年人员的关怀指导和言传身教。站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和中心事业发展的新开端上,青年党员要使命在心、责任在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传承和发扬老一辈成都文情人的精神,齐心协力推动我院文献情报事业在新时代实现跨越发展。
曲建升在总结中强调,座谈会的主旨是学习、继承和发展,5位老党员、老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回顾了过去60余年成都文献中心创业史、发展史。他指出,各位老专家的讲述让我们重温了一段段峥嵘岁月,是一场思想的盛宴、精神的大餐。他感谢中心的全体退休职工、老专家长期以来对中心发展的贡献,并祝各位老同志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他强调指出,当前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他要求中心青年职工必须始终牢记我们是“国家队”“国家人”的初心使命,时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在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新时期定位中建新功、立大业、开新局。
纪委书记江晓波、部分青年党员、科研骨干代表2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熊树明发言
叶建忠发言
邵翘祥发言
方曙发言
曾文华发言
陈方发言
曲建升发言
邓勇发言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