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旧版网站

2022年获奖图书4本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9月14日
 

 

新书推介:《山川纪行 : 臧穆野外日记》


    者:臧穆著

出 版 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2022.05重印

索 书 号:50.51/2326

馆 藏 地: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20224月被授予“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20224月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科普生活类)。

该书是《山川纪行:第三极发现之旅——臧穆科学考察手记》的单卷本,是我国著名真菌学家臧穆自1975年第一次参加青藏大科考至2000年历时25年间的野外科考日记精选。日记记录了诸多植物、真菌物种,大量写生彩图,或素描或水彩,即兴配诗撰文,或引用经典或原创,对所采集的标本形态特征做详细描述,鉴定到属种,记载数百种植物的拉丁名或英文名称,并将植物和真菌所处的生境一并绘出。日记描绘了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梵净山,雅鲁藏布江、怒江、金沙江、独龙江等名山大川的自然风貌、人文风情,如民俗、建筑、历史等,对了解和研究当时的自然和社会面貌具有参考价值。日记还原了科学考察活动的诸多细节,既记录自然实景,又描写内心感受。该书对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地理学乃至博物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在书法、绘画、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在日记中得到充分体现。写生绘画构图完整、设色雅致,部分有诗文书法题款,饶有雅趣;日记文字优美精炼,每一篇都称得上是优秀散文。该书适合各个层次的读者阅读品评。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文采评语:臧穆的野外日记《山川纪行》堪称当代中国科学界的“徐霞客游记”。

作者臧穆(19302011),研究员,真菌学家,奠定了我国西南高等真菌综合研究的基础。对国际真菌学界公认的最为复杂的牛肝菌目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中国真菌志·第二十二卷·牛肝菌科(Ⅰ)》和《中国真菌志·第四十四卷·牛肝菌科(Ⅱ)》的编研工作。在重要经济树种云南松和桉树的菌根育苗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我国西南地区荒山造林、植被修复和退耕还林开辟了新途径。参与、主编或联合主编的《西藏真菌》《横断山区真菌》《西南地区大型经济真菌》《中国食用菌志》等,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真菌资源的利用。与黎兴江教授(臧穆夫人)共同主编了《中国隐花(孢子)植物科属辞典》,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臧穆一生命名发表了140余个新种、3个新属的高等真菌,其中包括具有重要食用价值的干巴菌、金耳和多种牛肝菌等。创建了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并将该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重要标本馆。

 

新书推介:《法治的细节》


    者:罗翔著

出 版 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2022.10重印

索 书 号:35.2/7787

馆 藏 地: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20224月,被授予“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

《法治的细节》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的法学随笔,面向大众读者,从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6大板块,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内容集结罗翔2019-2021年对法治与社会的观察,包括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六大板块,包括辛普森案、电车难题等法律基本常识,多维度培育法律思维,助力法治社会的构建,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法治之光。后两章主要收集他的阅读和思考、求学经历,以及他爆红后的心路历程,袒露其心境的变化。该书是罗翔长期在澎湃新闻“法治的细节”栏目发表的文章合集。之前的文章曾结集成《圆圈正义》《刑法罗盘》出版。

罗翔,1977年出生,湖南耒阳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性犯罪。

 

新书推介:《元素与人类文明》


    者:孙亚飞著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1.11

索 书 号:56.65/1911

馆 藏 地: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20224月,被授予“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

在国内科普图书市场,与天文、物理、数学类图书相比,化学科普新书不仅数量明显稀少,原创书更是难觅。这本《元素与人类文明》的出现在内容上很鲜见,十分清新亮眼。

该书是以五种重要的化学元素金、铜、硅、碳、钛为主线,在确保科学性的前提下,将这些元素与人类文明的关联展现出来,让喜爱历史、探险类的读者在精彩的故事中了解元素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不可替代的影响,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书中讲述的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其中关照了化学元素在中华文明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何来鼎鼎大名的礼器司母戊鼎和百兵之君青铜剑?黄河上游那些古老岩画群和包容性惊人的硅发生了什么?碳和风靡上世纪70年代的的确良以及有机高分子涤纶产业是什么关系?钛合金怎样示范催生了国家大剧院……化学的叙事视角和巧妙结构,自然而然把读者引到“化学元素怎样参与人类生活、影响文明”这条主线上来。站在这个视角上反观和认识历史,审视和拷问未来,读者不仅会收获大量新的知识和信息,也未尝不是一种历史观的启发,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会非常受益。

作者孙亚飞,青年科普作家,从事科学传播及新能源领域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高中参加化学竞赛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后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开始从事科普工作,2012年加入科学松鼠会。在得到平台开通的课程《化学通识30讲》广受好评,同时在知乎、果壳、丁香医生、《博物》杂志等媒体平台发表《你好,门捷列夫》《读懂食品安全》各类作品逾百万字,已出版著作《元素与人类文明》《原子王国历险记》及译作《诗意的原子》(“文津图书奖”推荐书目)等。

 

 

新书推介:《动物去哪里》

 

    者:[]詹姆斯·切希尔(James Cheshire)[]奥利弗·乌贝蒂(Oliver Uberti) ; 谭羚迪译

出 版 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 11

索 书 号:59.154/4742

馆 藏 地: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20224月,被授予“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

《动物去哪里 = Where the animals go : tracking wildlife with technology in 50 maps and graphics》通过可视化数据,带领读者见证进入信息时代之后,通信技术的兴起和计算机的小型化发展,如何让我们更近距离、更全面地追寻豹子、斑马、狒狒、鲨鱼、熊蜂和雪鸮等的行踪,又如何通过动物传回的数据认识前所未见的自然,并探索如何通过新技术更好地保护地球。 

每个人的位置都可以通过 x , y , z 坐标轴来表示,动物的位置也是如此。而随着卫星、雷达、DNA 测序、红外相机、各类传感器和手机应用的出现,曾经只留在地上、空中和水里的物理痕迹,已经能通过这些设备传入计算机的硅基芯片。当野生动物研究者开始和工程师合作,人类对动物运动和去向的好奇心不再仰赖偶然事件和为数不多的人工记录数据点,而是能收集到数以十亿字节计的行为、生理和环境数据,再加以处理和分析。该书别具一格的是,每一章以诗的语言引首,极具故事性的的文字,配合宏阔地域、轨迹数据转化成曲线或者点状的、可视化的地图。阅读该书不仅充满美的享受,还一目了然地感受到如何通过数据重新认识辽阔的自然世界。

作者詹姆斯·切希尔(James Cheshire),地理学家,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对数据测绘充满热情。2017年荣获英国皇家地理学会颁发的库斯伯特奖。奥利弗·乌贝蒂(Oliver Uberti),曾任《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设计师,曾与詹姆斯·切希尔合作出版《不可见的地图集》和《伦敦》,2017年共同荣获北美制图信息学会颁发的想象制图学大奖。译者谭羚迪,化学学士,海洋学硕士,现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从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教育。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