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旧版网站

《国际碳中和政策行动及其关注的科技问题》及双碳相关图书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10月18日
 

  新书推介:《国际碳中和政策行动及其关注的科技问题》 

      者: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4 

索 书 号:50.95521 /5062 

馆 藏 地: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社会共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45个国家通过立法、出台政策或政治承诺等方式提出碳中和(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科技创新是实现碳中和的核心驱动力,受到全球主要国家及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2020年以来,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聚焦碳中和重要科技问题,积极部署相关战略规划、政策行动,加快抢占绿色科技制高点。深入分析、研判和评估国际碳中和政策举措和科技布局重点,对我国实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该书全面梳理了2020年以来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碳中和科技政策与行动计划,聚焦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新型电力系统,工业过程低碳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态增汇固碳及低碳社会转型六个重点领域,凝练了其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其中:能源清洁低碳利用领域剖析了化石能源清洁高效转化利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核能安全高效经济可持续利用、氢能绿色安全高效转化利用四个方面的前沿科技问题;新型电力系统领域剖析了新型低成本规模化储能和多能融合智慧能源系统两方面的前沿科技问题;工业过程低碳化领域剖析了工业燃料/原料低碳化,绿色冶金工业过程,工业余热、余能利用与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绿色化学产品与材料,工业CCUS技术部署等方面的前沿科技问题;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领域剖析了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技术,碳运输、地质利用及封存,碳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前沿科技问题;生态增汇固碳领域剖析了陆地生态碳汇系统、海洋碳汇系统两方面的前沿科技问题;低碳社会转型领域剖析了低碳交通、绿色建筑、数字化科技等方面的前沿科技问题。 


拓展阅读(成都文献情报中心近两年采购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图书):

★碳达峰与碳中和实施指南/张燕龙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   

索书号:50.95521/1244  

  要:该书分为理论篇、路径篇和实践篇三个部分。其中,理论篇包括气候变化与碳排放,碳达峰与碳中和认知,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国外碳中和管理政策,国内碳中和管理政策,碳排放的现状和趋势等内容;路径篇包括能源替代,节能增效,增加生态碳汇,构建有效碳市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内容;实践篇包括交通运输业碳中和实践、电力行业碳中和实践、钢铁行业碳中和实践、房地产行业碳中和实践、农业农村碳中和实践、企业碳中和实践、公众碳中和实践等内容。     

★碳中和经济学/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金研究院著—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2022重印  

索书号:28.247/ 5088 

  要:该书分为总论篇、行业篇和展望篇三部分,包括“绿色溢价致中和”“平衡效率与公平:卡尔多改进?”“绿色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绿色能源:破茧重生”“绿色制造:高排放领域的减排之路”等13章内容。      

碳中和革命 : 未来40年中国经济社会大变局 / 曹开虎,粟灵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1   

索书号:50.95521/ 5512 

  要:该书试图讲清碳中和的来龙去脉和深远影响,通过六大章节回答以下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我们凭什么能够实现碳中和;为实现碳中和,我们将做出怎样的努力;碳中和世界是怎样一幅画面;面对未来世界我们该如何做;碳中和时代下,国际能源格局将会如何演变。       

★碳达峰、碳中和100问/陈迎,巢清尘等编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 

索书号:50.95521 /7437  

摘   要:该书共4章。第一章从认识高度切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意义;第二章介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和科学基础;第三章介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行动,强调需要社会经济全面转型,探讨各领域各部门如何转型,这种转型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第四章号召全社会共同努力,强调每个人都可以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碳达峰碳中和:迈向新发展路径王灿,张九天编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 

索书号:86.652/1092  

  要:该书展望了未来碳中和愿景,探讨了从当前到未来的实现路径。书中,作者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科学解答,从“怎么看”和“怎么办”两方面回答了推进双碳工作的见解。全书共9章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勾画了碳中和愿景战略部署的基础性背景、框架、内涵、意义和影响,介绍了碳中和的主要内容和总体图景,为认识和理解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见解;第二部分阐述了碳中和愿景实现的技术和政策体系,从技术和行业的角度回答了如何实现碳中和的问题;第三部分从区域、城市、园区、企业四个维度给出应对碳达峰、碳中和挑战的具体对策;第四部分介绍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可使用的政策工具。     

★碳达峰·碳中和 : 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袁志刚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21   

索书号:28.247/4047/ 

  要:该书阐述我国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战略规划与政策实践, 以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研发应用为着力点, 分别从“双碳”战略、科技赋能、清洁能源、低碳工业、绿色交通、节能建筑、新型农业等七个维度, 深度剖析我国各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路线与行动路径, 试图描绘出21世纪中叶的“绿色中国”新蓝图。       

★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BCG中国气候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著—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   

索书号:28.247/5068   

  要:该书基于BCG多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洞见和服务600余家企业的实战经验,阐述了碳中和的背景、全球针对碳减排做出的努力,并聚焦能源、重工业、汽车、建筑、消费品、互联网高科技及金融7大行业碳中和成功经验,为同行提供有力指引。借鉴国内外企业碳中和先进经验,精选24个典型案例,提出中国企业的落地措施;援引自创模型与分析方法,为企业碳中和实施方案提供精准指引;立足各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建言中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可采取的应对举措。       

2020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 : 探索迈向碳中和之路 =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 2020 : exploring pathways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索书号:50.95911/5062 

  要:“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是中国科学院的重要年度系列报告,该系列报告旨在使国家决策层和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趋势,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科学家和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编纂。该报告聚焦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及碳中和路线图, 研判我国面临的内外部机遇和挑战, 提出中长期低碳转型的总体思路、基本路径和主要措施, 对有序实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生产、消费、贸易、管理等变革, 特别是经济体系转变、能源革命、低碳交通转型、零碳技术创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以及全球气候合作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系统评估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对能源、经济和排放的影响, 据此提出保障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法治轨道与政策制度体系, 为落实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承诺、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与实现具有韧性和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以及编制与落实“十四五”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读懂碳中和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课题组,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著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   

索书号:28.247/5064/ 

  要:该书由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牵头, 来自24个科研机构的120位专家和学者合作历时两年完成, 探讨了能源、电力、工业、交通、建筑、贸易等多领域的低碳对策, 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政策、投资等宏观发展趋势和需求, 提出了我国到2050年的低碳发展战略、路径、技术和政策的建议。在“十四五”以及未来更长的时间内, 绿色低碳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发展理念。如何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中规划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和措施, 推动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是该书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21 

索书号:59.1913074/5533  

  要:该书聚焦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共分7部分。第1部分分析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意义与面临的挑战。第2部分阐释通过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实现碳中和的总体思路、减排理和综合方案。第3部分提出基于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全社会、分领域、能源系统、电力系统碳中和实现路径。第4部分提出落实碳中和目标的清洁发展跨越、化石能源转型、能源互联互通、全面电能替代、产业转型升级、能效综合提升、零碳社会建设、生态治理协同等重点行动。第5部分介绍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分析其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应用潜力。第6部分分析我国通过实施碳中和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全面推动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协同作用。第7部分总结报告主要观点,提出相关建议。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简称合作组织),是由致力于推动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企业、组织、机构和个人等自愿组成的国际组织。注册地设在北京。合作组织的宗旨是推动构建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推动实现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