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
川办发〔2019〕62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9年11月21日
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2019—2021年)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升应急能力的工作要求,显著提升全省应急救援综合能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以科学高效救援为目标,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以强化科技创新为支撑,提升重大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事故风险和损失,走出一条符合四川实际、体现四川特色的应急管理新路子。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夯实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救援基础,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找准制约我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按照轻重缓急,优先解决未达到国家标准的问题,重点解决能力短板问题,着力解决应急救援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整体推进全省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坚持着眼实战、突出重点。充分认识新时期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异常性和复杂性,准确把握四川灾害事故规律特点,着力提升指挥协调、救援处置、风险防范和监管执法等实战能力,有效应对重点行业(领域)灾害事故。
坚持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工作责任,强化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根据实际需求和现实状况,坚持急用先建、量力而行,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分年度组织实施,积极稳妥推进。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按国家标准达标配备,应急救援短板基本补齐,应急救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基本建成符合国家要求、满足四川急需、可靠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到2021年,全省应急救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指挥协调、救援处置、风险防范和监管执法能力显著提升,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整体水平跃上新台阶。
三、主要任务
针对我省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以及应急救援基础现状,按照“强基础、明责任、建机制、抓落实、重考核、看结果”的工作要求,衔接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做好与应急产业的对接,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稳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一)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推进达标建设。
对照国家标准,建设城乡消防站队、专职消防力量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全面达标。
1.推进城乡消防站、队建设。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新要求,扎实推进城乡消防规划落地,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和《乡镇消防队建设标准》(GB/T35547—2017),新建城市消防站137个、乡镇专职消防队105个,为新建城乡消防站、队配备消防车238辆,满足基本灭火救援实战需要。到2021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形成城乡统筹、全面覆盖、响应及时的城乡消防站、队网络,缩短灭火救援响应时间和作战半径,基本实现城乡灭火救援公共服务均等化。
2.推进专职消防力量建设。根据城乡消防站、队专职消防员配置标准,完成已建站、队人员增补和新建站、队人员招录,新增专职消防员4200人,基本实现我省各类消防站、队满编执勤。按照“一用一备”原则,为新增专职消防员配备使用频率高、易损耗的基本防护装备8400套,为消防员生命安全提供基本保障。到2021年,全面完成人员招录和装备配备任务,充实消防队伍、优化人员结构、增强救援力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消防执勤力量的需求。
3.推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设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系统,接入全省重大危险源企业重要实时监控视频图像和监测数据,实现风险智能研判和超限预警,提升应急管理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能力。2019年,初步建成全国联网的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系统,全面接入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视频图像和监测数据。2020年,全面接入三、四级重大危险源的视频图像和监测数据。
(二)紧贴实战需要,着力补齐能力短板。
以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为目标,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应急救援基地和森林航空消防基础设施,显著提升应急响应、指挥、处置能力和基础保障能力。
4.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及指挥场所建设。围绕指挥协调、救援处置、风险防范、监管执法等应急管理核心能力需求,加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建立扁平化、立体化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和系统化、智能化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在全省建成快速反应、科学决策、高效指挥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
建设省级应急指挥场所及会商研判室、新闻发布室等配套设施,建设21个市级、183个县级应急指挥场所,对森林消防总队各级指挥中心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全面实现通讯、指挥、展示、监控、会议等功能。
建立完善省、市(州)、县(市、区)(以下简称省、市、县)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实现远程可视化、精准化调度指挥。开展省、市、县级指挥信息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通信网建设,建成集有线网络、卫星通信网络、无线网络于一体的综合通信网络,实现应急指挥、决策信息即时传输。加快推进省、市、县级应急指挥系统和森林消防指挥系统建设,包括指挥调度、协同会商、辅助决策等模块,实现监测预警、指挥协调、救援处置、灾害事故评估等功能。通过配备单兵图传、卫星电话等应急通信装备,建设6支省级应急通信保障骨干队伍、16支市级应急通信保障队伍以及80支偏远地区县级应急通信保障小组,保障应急救援现场通信全天候、全地域、全时段畅通。
依托省、市两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四川省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汇聚、关联、融合各部门、各类数据资源,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利用省、市级政务云和应急部云平台,建设统一的数据资源池,省、市、县分级接入并逐级汇聚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安全及应急处置现场态势感知信息。按照风险等级,分类建设业务图层,可视化展示各类业务数据及研判信息,支撑专题研判会商与辅助决策。建设电子监察、执法监督和监管风险预警等业务系统,实现执法过程全记录、调查取证可追溯。
5.加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依托消防、大型企业、工业园区等应急救援力量,加强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等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按照“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区位互补、形成合力”原则,采用“1+2+5”模式建设1个中心基地、2个专业化基地、5个区域性基地。依托四川省综合应急救援训练基地(简阳)建设1个中心基地。依托省煤矿抢险排水站(国际救援基地)建设1个集矿山抢险、隧道排水、城市防涝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应急救援基地,依托四川石化(彭州基地)建设1个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救援基地。依托安全生产和消防应急救援基地,在攀枝花、广元、内江、达州、甘孜等地建设5个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到2021年,基本建成全域覆盖、支撑有效、综合与专业兼顾的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实现实战化训练、模块化储备、区域化联动,切实增强应对重大灾害的指挥、协调、救援和保障能力。
6.加强森林航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攀西和川西北偏远重点林区的地形地貌、森林资源分布、交通状况、防火设施建设等现状,选择在木里县、盐源县等地建设20个森林消防野外直升机起降点,并配备移动加油设备。到2021年,重点林区森林航空消防覆盖率达到75%,森林火灾高危和高风险区的空中灭火效能显著提高。
(三)突出灾害特点,不断增强应急救援针对性和实效性。
立足四川实际,建设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先进救援装备,提升危险化学品、森林火灾、地震、地质灾害、矿山、城市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效能。
7.提升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危险化学品行业风险研判系统,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建设“北斗+”应急监测系统,重点在高风险危险化学品企业与敏感保护目标之间布设“北斗+”应急监测装置,实时感知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大规模泄漏、位移沉陷、地震烈度、实时雨量、风速风向等,智能研判企业、区域风险态势,确保在企业安全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以及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实行“兜底”监测预警。建设特殊作业监控预警系统,实行全过程自动化管控,对高风险作业、异常作业、异常物料等进行风险研判和分级预警,实现应急救援关口前移。到2021年,基本建成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智能感知体系,显著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根据危险化学品企业分布和风险等级,依托国有大型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现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3支省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骨干队伍,重点将其中2支建设基础好、专业能力强的队伍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危险化学品救援尖刀队伍,大幅提升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救援能力和区域作战效能。
8.提升森林消防装备现代化水平。针对森林灭火自然环境复杂、突发性强、危险性高、处置难度大的特点,为森林消防总队配备无人机侦察、航测、照明设备和火场通信装备,全方位提升森林灭火实时全覆盖侦察监测能力。积极研究应用高空灭火无人机、迫击式灭火炮、肩扛式灭火炮等高空远程灭火先进技术,创新森林灭火方式,推动通用灭火装备升级换代。优化逃生背心、避火帐篷等单兵防护装备配备,提高个人装备防护能力和灭火安全系数。购置、改装满足复杂地形条件的野外综合保障和运输车辆,着力提高救援保障效能。到2020年,完成3000台(套)装备配备,全面提高森林消防装备机械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9.提升地震、地质灾害和矿山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依托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现有矿山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按照区域布局和实战需求,在川东、川西、川南、川北、攀西建设5支省级矿山应急救援骨干队伍,重点将其中3支建设基础好、专业能力强的队伍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应急救援尖刀队伍,有效提升区域性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技术保障能力,实现单一灾种救援向多灾种救援转变。
10.提升城市消防救援攻坚能力。着眼城市主要灾害类型特点,配备专业救援装备,优化装备结构。配备200辆大流量大功率城市主战消防车,在沿江(河)重点地区配备9套大功率远程供水系统。依托四川综合应急救援基地,配备地震救援车、水域救援车等综合救援装备,配备101米级登高平台车、70米级登高平台消防车、60米级大跨度高喷车等高层建筑灭火装备,配备隧道模块化器材保障消防车、隧道排烟消防车、大功率正负压排烟消防车等地下空间(隧道)灭火救援装备。到2021年,基本建成与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相适应,与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能力相匹配的装备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应急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单位)组成的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推进会议,会商会办重要事项、解决重大问题。
(二)明确工作职责。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会议议定事项及任务分工,研究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指导地方推进项目实施。气象、水文、测绘等部门(单位)要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支撑作用,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灾害事故。市县政府是计划实施的责任主体,应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有关部门(单位)要尽量简化审批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推动项目实施。
(三)强化资金保障。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各级、各部门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统筹整合专项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清理盘活存量资金等方式,切实保障项目实施。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市县实施的项目,省级财政根据投资需求、财力状况以及项目实施情况给予适当补助,支持地方按标配要求完成任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安全生产和应急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强化项目管理,根据投资进度合理确定年度筹资方案,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四)严格监督考核。强化目标任务管理,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管,定期通报情况。建立约束机制,对计划执行情况定期评估和监督检查,确保计划精准实施、落地见效。
附件:重点项目分工表 |
附件:川办发62号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