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动态

张志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性问题:(4)国家重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模式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5-26
分享: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新一轮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20201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成都和重庆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要解决成都、重庆两大国家中心城市自身发展仍然不充分、带动力不够强劲的问题,更要相互协同、合力发挥作用,带动川渝两地并辐射和示范我国西南地区乃至西部区域的更快更高质量发展,以解决我国东西部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更要形成我国发展的战略大纵深,这是国家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长远战略意义。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发展,显然有一系列战略性问题需要明确回答和战略规划。

4)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如何建设国家重要科技创新中心?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是一个地方行政主体主导建设,而是由两个地方省级行政主体联合主导来建设,这与现有的几个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上海、合肥、粤港澳大湾区)都不一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规划、组织机制、工作机制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个主要任务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重要科技创新中心,使之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科学知识技术的策源地。综合性科学中心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最主要内容,没有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创新支撑,就不可能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没有科学知识技术的策源和源源不断供给,就不可能有经济创新中心的持续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要科技创新中心,首先要科学设计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模式,然后是规划建设战略和任务,其次是推进重大建设日程。因此,从国家层面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重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是推进成渝国家重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首要工作。建设成渝国家重要科技创新中心,川渝两省市需要大力协同,齐心协力共同谋划,需要充分把握和有效实施以下主要的战略性建设任务。

致力协同建设“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渝两市各自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显然实力不够,协同共建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则可以优势互补力量倍增。川渝两省市需要致力协同合作、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建设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我国第5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形成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部的合理战略布局,完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区域布局体系。在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需要川渝两省市共同大力争取国家布局战略性增量科技创新资源,这方面目前是显著短板。

统筹规划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科学城)体系。基于成渝两个超特大城市分隔两地的现实,作为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科学城),不可能只建设一个。目前的几个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科学城)的规划建设各有特点。北京规划建设了怀柔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学城;上海重点规划建设张江科学城;合肥规划建设了3个核心承载区(大科学装置集聚核心区;科技产业集聚核心区;大学机构集聚核心区);深圳作为粤港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规划建设了光明科学城。基于成渝两个超特大城市的现实科技基础、科技发展优势、国家科技战略需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辐射带动的战略使命等关键要素维度深入考量,川渝两省市需要统筹规划、前瞻布局建设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各自核心承载区(科学城),形成核心承载区(科学城)体系,承载大科学装置、重大创新平台、一流创新研发机构等。要以规模化发展、增量式发展、未来式发展等为原则,要突出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以个性化特色化的核心承载区(科学城)体系,支撑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相向而行协同布局建设未来新产业承载发展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两省市协同合力、共谋发展、共享资源、共享成果是战略发展取向,要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赋予成渝两个超特大城市应当带头发展、抱团发展、相向发展、共谋发展的战略要求,以一体化同城化为发展战略方向,建立更紧密的科技、经济发展联系,必然要求成渝两个超特大城市做强做大发展联系的纽带和轴带,共同规划建设未来新兴产业集聚的承载发展轴带。在这些需要强化发展的相向连接的新产业承载发展带上,前瞻布局未来各类新兴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等。

倾心竭力建设最优异的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建构完善统一的一体化同城化(“一省化”、“超级成渝市”)的一流人才服务体制和机制。要遵循科技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按照规律办事,顺应规律成事,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联合创造出最优异的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科研机构、研发人员是科技创新的鲜活主体,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要从科研机构、研发人员的真实需求出发,提供必需的所需的优质人文关怀服务,“服务要适应需求”,而不是要求“需求适应服务”,要从科技创新的鲜活的创新主体的真实需求的角度,以制度和服务创新为突破,真正建构出有利于科研人员向往集聚的创新氛围、有利于新科技知识发现发明的创新生态、有利于新科技产业创造的一流营商环境,开创出新时代堪比历史上“天下诗人皆入蜀”的人才汇聚盛景和“市廛所会、万商之渊”的经济中心盛景的优异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