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动态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3-31
分享:

 3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世界各国疫情爆发式蔓延,327日,全球确诊病例(除中国外)暴增到45万多例,死亡2万多人,欧洲和北美国家成为新的疫情重灾区。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分析、以及结合我国疫情防控的实践判断,如果其他国家能像我国一样严密联防联控,以及加强国际合作联防联控,那么全球疫情有望在6月底结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319日表示,现在面临的是联合国成立75年历史中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经济“几乎肯定”会发生衰退,并“有可能达到创纪录的规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纷纷下调2020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其中OECD认为在最好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预期由2.9%降为2.4%,在最差的情况下,可能会下降到1.5%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难以独善其身,全球大流行和金融危机,将从产业链、贸易、外需、金融市场、大宗商品等渠道对我国产生传导式影响,可能会成为我国经济恢复发展的新障碍。对于我国来说,随着工作重心转移到恢复工作和生产上,需要更多地关注疫情第二波大流行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本报告结合国内外多家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新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中国经济恢复的不利影响  

  一、多个国际机构下调我国经济增长预期

  3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肺炎疫情出现全球大流行趋势。这份官方声明直接导致全球主要股市崩盘,人们开始担心经济出现大幅萎缩。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下调对我国2020年全年经济增长的预估,这些机构原来多预计2020年我国经济增速在5%以上,但受新肺炎疫情冲击,他们将我国2020GDP同比增速预估下调至5%以下,有的机构甚至调低至1.4%(表1)。   

  表1  国际多个机构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值统计

机构

GDP增速预测

调整前

调整后

OECD

5.7

4.9

IMF

5.6

低于2.9

经济学人智库

5.4

2.1

彭博社

5.2

1.4

标准普尔金融服务有限责任公司(S&P)

5.0

2.7-3.2

投行高盛

5.5

3

瑞银

1.5

渣打银行

5.5

4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

4.2

  关于全球经济复苏,国际机构认为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快速复苏。麦肯锡咨询公司原本以3种角度:快速恢复(乐观)、全球趋缓(当前情况)与全球大流行且经济衰退(悲观),预测了各个国家与市场的经济走势,不过在其3月1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简化为两种角度:延迟恢复和持续紧缩。在延迟恢复的情况下,全球复苏可能要在今年第四季度;在持续缩紧的情况下,直到2021年前两季度才会复苏。OECD、彭博社、英国经济学人智库等机构还指出,即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中国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是“U”型而不是“V”型复苏。

  二、疫情全球大流行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1、疫情对物流系统的冲击,使各产业发展都面临严峻压力。

  产业链主要从供给和需求层面冲击全球产业发展,其中供给层面,由于交运能力的限制,中游产业供给明显收缩,带来下游产业的被动收缩;需求层面,下游需求减弱,使得中游上游连续生产型企业存在库存积压风险。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波及到全部供应链,尤其是物流系统,这是任何产业都遇到的挑战。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分析,截至3月16日,陆运方面,卡车运输量只剩50%;航运方面,衡量航运业景气与运费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上涨了52%,全球有近10%海运受到影响;空运方面,衡量空运货物运费的TAC指数,美国-中国段提高了98%,欧洲-中国段增加了117%,估计3月份航运量减少14%。  

  2、疫情使全球供应链面临冲击,短期内供应链可能处于“高度中断”状态,或将延缓我国经济恢复。  

  德国供应链顾问Kloepfel Consulting在2月份进行的一项调查指出,国际上每三家公司都有中国客户,接受调查的公司中有81%依赖中国供应商。随着疫情重心从东亚转移到欧洲和美洲乃至全球,供应链风险将成倍增加。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在3月11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交通限制,将使近75%的美国公司面临供应链中断的风险,也导致1/6的美国公司下调了营收目标。据加州大数据公司Resilinc的预测,在未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下,即“最糟糕情况”(确定有疫苗或有效治疗之前)、“中间情况”(与H1N1流感疫情类似,持续3到6个月),以及“最好情况”(几周之内解决),虽然三种情况下对供应链造成的近期和中期影响各有不同,但在所有情况下,由于全球各国抗“升级措施(封国、封城、停航等)已启动,加上我国是世界上所有品类商品的制造国,短期内供应链都可能处于“高度中断”状态。供应链风险管理软件公司riskmethods在3月12日更新的一份报告中说,尽管中国逐渐恢复工作,但可能需要数月,“大概几个季度”才能扩大运营并弥补产出损失。  

  3、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将面临“二次冲击”,产业复苏预期推迟。  

  全球疫情继续呈指数级蔓延扩散,随着更多国家采取“封城”“锁国”政策,预计2020年全球贸易将严重下跌,进入负增长区间。全球旅游观光、航空产业、汽车产业、石油能源化工、消费产品、电子产品药等产业链将受到冲击(表2)。  

  表2  全球受疫情影响的主要产业

受影响产业

影响

恢复预估

旅游观光

受到严重冲击,而且随着全球大流行,影响会更大

乐观估计,今年冬天开始恢复

航空产业

受国际旅游的影响,航空业也将受到重创,3-4月航空公司机位销售大降,部分跌幅近40%

国内旅行恢复速度较快(约第二个季度);长途或国际旅游恢复速度较慢(至少到3-4季度)

石油天然气

受长期需求和短期供应过剩影响

预计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恢复而反弹,但如果情况持续存在并压抑价格超过1年,可能产生长期影响

汽车业

中国需求急剧下降,及供应链和生产中断(在中国、亚洲其他地区、欧盟)加剧了现有的脆弱性(例如贸易紧张局势,销售下降)

综合各种因素,不利影响将持续到第三季度

消费产品

私人消费和服务出口总体温和下降

某些产品例如食品、农产品的需求具有弹性,线上消费增长

电子产品

市场结构转变加快(例如,战略行动以使供应链多样化);

由于中国、亚洲其他地区(尤其是韩国)的供应链挑战,导致5G延迟,产品开发受影响

复苏步伐因行业而异(半导体可能更快)

  来源:麦肯锡咨询公司,数据截止2月28日  

  全球8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和中国制造相关,在电子制造、机械制造、纺织和服装领域,中国占全球出口总额分别约23%、13%、40%。据广发证券有关报告,目前我国与包括美、日、韩、意等国在内的九大重点疫区国家贸易关系紧密。过去10年与这些国家的进出口总额约占到我国全部进出口总额的40%。因此,一方面我国机电产品、能源化工、新材料、半导体产业、汽车制造、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等将受到供应端冲击,另一方面这些领域也将受到需求端减少的影响。目前,除湖北外,全国66.7%的重点外贸企业复产率超过70%,但总体产能运营水平不高,因为外向型企业缺少海外订单。未来我国仍需要根据全球防疫新情况和贸易形势,对宏观刺激经济政策进行不断调整。

  4、金融市场持续波动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IMF 3月20日发布的最新文章指出,尽管中国经济初显正常化迹象,但仍需要警惕金融市场持续波动给中国经济复苏带来的挑战。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指出,疫情带来的金融冲击目前还不能与1930年和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相提并论,但是其造成的金融风险必须要尽快处理。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初步“压力测试”表明,10% -15%的公司可能面临流动性问题。美国金融市场在短期内的历史性罕见剧烈震荡和从3月9日到3月18日的4次熔断,传导并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稳定,也会影响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稳定。全球金融剧烈动荡必然恶化企业的发展环境,特别是上市企业。大企业不仅面临资本流动性压力,大量中小微企业在面临流动性困境的情况下必然出现生存危机。在这种外部冲击下,小微企业出现倒闭潮在所难免,从而导致经济循环和微观基础发生变异,即使这些休克冲击很短暂,但往往产生持续的供给和需求损失。在恢复期,这些企业和经济生态链的恢复比大企业倒闭更复杂、更艰难。

  总之,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全球蔓延扩散的情况下,2020年全球经济发展乏力乃至严重衰退已经成为定局。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遏制住了疫情,但我国经济恢复发展必然受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贸易链等高度动荡的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因时因势研究和不断完善有关经济政策,以对冲不利外部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研究出台扩大国内消费使国内消费成为拉动经济恢复的主要驱动力的政策、适度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度过难关的扶持政策、优化和稳定外贸的积极政策、继续扩大开放和区域合作的政策等。

  报告执笔人:张志强,熊永兰,王恺乐,韩文艳